
選礦工藝傳承至今,爲現代化發展作出無數貢獻。氧化鉛鋅礦一般氧化率高、浸染細,經常同褐鐵礦等氧化礦物致密共生,多數含有大量的原生礦泥和易泥化的赭土,有時還含有石膏等可溶性鹽。
氧化鉛鋅礦的浮選方法,原則上有以下幾種:
(1)浮完硫化礦物以後,加硫化劑硫化氧化礦物,然後按鉛、鋅硫化礦的浮選方法處理;
(2)脈石以矽酸鹽爲主時,加入脈石抑制劑,用脂肪酸類捕收鉛鋅礦物;
(3)以硫化鈉作氧化鋅礦的活化劑,在堿性介質中用脂肪胺浮選鋅的氧化礦物。
白鉛礦可浮性好、閃鋅礦可浮性差時,用前****程可以獲得較好的指標,否則應使用後一個流程。使用後****程,可以避免硫化白鉛礦後余留在礦漿中的HS-和S-對浮閃鋅礦的幹擾,有利于閃鋅礦浮遊和降低浮鋅捕收劑的用量,也有可能降低鉛精礦中的含鋅量。
氧化鉛礦石浮選方法:常見的氧化鉛礦物有白鉛礦(PbCO3)、鉛矾(PbSO4)、砷鉛礦(Pb5(AsO4)3Cl)、铬鉛礦(PbCO4)、磷氯鉛礦(Pb5(PO4)3Cl)和钼鉛礦(PbMoO4)等。白鉛礦、鉛矾和钼鉛礦用硫化鈉、硫化鈣、硫氫化鈉等容易硫化。但鉛矾硫化時需要較長的接觸時間,而且硫化劑的用量也比較大。砷鉛礦、铬鉛礦、磷氯鉛礦等難于硫化,其可浮性很差,在浮選時,大部分都會損失于尾礦中。
在浮選氧化鉛礦物時,通常使用的硫化劑是硫化鈉。但硫化時要注意工藝條件,硫化鈉不能過量,因爲過量的硫化鈉會使礦漿中的硫氫離子(HS-)和硫離子(S2-)濃度過高,會抑制硫化好了的氧化鉛礦物浮遊;大量的硫化鈉使礦漿的PH值超過±0.5,對于浮選也有害。爲了避免硫化鈉過量引起的害處,可以將硫化鈉分段添加或者在硫化完畢後加入少量的硫酸銅或硫酸亞鐵以沉澱其有害離子。硫化時較好用低速不充氣攪拌,以減少硫化鈉的氧化和避免礦粒表面硫化膜的剝落。浮選的pH值應保持在8.5~10,爲了防止鈣、鎂的氫氧化物在白鉛礦表面形成有害的Ca(OH)2和Mg(OH)2薄膜,應加入少量的硫酸铵。
氧化鉛礦物硫化以後,較有效的捕收劑是長鏈黃藥,如仲辛基黃藥效果比丁黃藥和戊黃藥更好,25號黑藥也很有效。